当前位置: 首页 > 环球 >

全球微资讯!上海卢浦大桥史上首次结构性维修“悄悄”完成,“强身健体”折射哪些新理念

时间:2023-06-29 18:35:02 来源:百度新闻 分享至:

上海黄浦江上第六座大桥、有“世界第一拱”之称的卢浦大桥,日前完成建桥以来的首次结构维修。


(资料图)

从2015年以来,上海城市桥梁进入保养高峰期,多座标志性进行了维护改造,包括浙江路桥、南浦大桥、杨浦大桥、松浦大桥等。比它们更年轻的卢浦大桥,为何早早开始“强身健体”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在这次维护之后卢浦大桥还要考虑“升级”,折射城市市政设施运营新理念。

祛除病害可再维持多久?

6月28日,是卢浦大桥通车运营20周年纪念日。刚满20岁的年轻桥梁,为何早早开始了维修工程?

“卢浦大桥主体结构的设计年限是100年,我们通过检测发现,大桥主体结构依然十分健康,不过部分附属设施已经临近使用寿命,需要进行更换。”上海市市政总院卢浦大桥大修设计负责人王瑞龙说,桥梁就好比人,生小病要吃药,日常要体检,才能保持长久的健康体魄。

施工现场

桥梁专家告诉记者,本次维修的部分内容,与大桥的特殊结构有关。卢浦大桥是世界上首座全焊接钢结构拱桥,至今仍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拱桥。众所周知,大桥靠近水面,需要防锈蚀。此前建成的南浦大桥、杨浦大桥都是斜拉桥,在结构上融合了混凝土,并不容易锈蚀。相比之下,采用钢结构的卢浦大桥,就特别需要注意防锈问题。

这次结构性维修的5项内容中,就有两项与防锈相关,即除湿系统、内表面涂装的升级。此外,卢浦大桥双向车道的日平均流量达13万辆次,历经20年的高负荷运行,大桥水平拉索系统、边跨排水、声屏障路灯也先后出现缺陷和病害。

为了让桥体始终保持“年轻态”,卢浦大桥于2022年6月启动维修工程。和其他跨江大桥不同,卢浦大桥在建成时,桥梁内就特别增设除湿机,通过“去湿气”延缓锈蚀速度。

王瑞龙介绍说,随着桥梁使用年数增加,桥梁内部“湿气”会影响桥体的整体安全质量,必须始终保持“祛湿”效率。因此,设计团队通过升级送风回路,增换至42台除湿设备,保持开机24小时,让桥内湿度控制在45%以下。“根据我们研究发现,当桥内湿度低于45%的时候,即使不用防锈涂料,也不会出现大面积锈蚀。”设计人员说。

大桥除湿监控系统

模块化组装除湿机

但为了“双重保险”,设计团队同步更换桥梁全部的内部涂装。这些涂装除了可以防锈蚀,还十分环保。它不含苯类等有害溶剂,不仅对施工人员友好,而且有效降低燃爆风险,避免消防隐患。

这次祛除病害之后,大桥还能保持多久?

王瑞龙介绍说,桥梁是百年大计,按照设计年限,主体结构可维持100年。但不同的附属设施有不同的使用寿命,伸缩缝、吊杆、涂装、水平索都不一样。比如涂装是10到15年左右,吊杆大约在20年。

“要做百年大桥必须依靠日常养护”,实际上,卢浦大桥在过去几年里陆续进行了“小修小补”。2016年到2020年间,卢浦大桥先后水平索锚头整治、路面铣刨加罩、外涂装维修、景观提升、大位移伸缩装置更换。

未来升级折射哪些新理念?

卢浦大桥史上首次结构大修,为何如此“静悄悄”?

王瑞龙说,这次维修不涉及景观,主要是功能上的提升,也叫作“强身健体”,目的为大桥祛除病害。另一方面,施工尽可能避免影响市民和交通,基本在凌晨进行。

比如,多措并举降低噪音污染,工程中更换声屏障,优化声屏障连接工艺,降低噪音污染,大幅减少施工时间。在施工过程中,对发电机包覆消音棉减小噪音,利用夜间施工,最大程度减少扰民及封道带来的交通影响。

同时,道路照明由原高压钠灯改造为led节能灯,可以节能减排41%,还能更好地模拟自然光,更清晰地照亮路面,保障夜间行车安全。同时,led灯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灵活的设计,可以很好地融入城市的景观设计中,提升城市的美观度。

横向贯穿于桥面及桥体的16根水平拉索是卢浦大桥的“生命索”,主要用于平衡卢浦大桥主拱所传递的强大水平推力,约2万吨。然而,饱经多年风霜,用于支撑水平拉索的竖向托架产生易脱空、损坏的情况。团队自行研制出可调节高度的“马鞍形”托架,显著增加了承重面积,确保竖向托架不脱空,降低了因托架稳定性造成的安全隐患。

“马鞍形”新型托架

更新前

更新后

随着城市建设高峰期远去,上海进入了城市更新时代,不仅仅是建设要更新,市政设施也要不断通过运维提升效能。记者了解到,在卢浦大桥完成维修之后,上海几座标志性跨江大桥的大修暂时落下帷幕。到去年为止,黄浦江上已经架设了十多座大桥,这些大型市政设施也面临着管理上的考验。

“未来对市政设施的关注重点,也要囊括后续的运维管理,通过跨界使用数字化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,提高管理效率。”桥梁专家说。

据悉,卢浦大桥正在考虑升级数字化管理系统。为了日后的巡检,此次大修中,维修团队还在卢浦大桥内部增加了温湿度的传感器,以及视频摄像头,可以实时查看桥体内部情况,对大桥进行健康监测。“杨浦大桥目前已经实现数字孪生,通过各类感知设备来实时显示大桥的‘生命体征’。下一步,卢浦大桥也会考虑做数字孪生这一块。”王瑞龙说。

栏目主编:陈玺撼

本文作者:戚颖璞

题图来源:东方IC

图片编辑:雍凯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东方旅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